我校有两个校名:宜春工业学校和江西宜春工业技工学校。宜春工业学校是2008年1月经宜春市教育局批准设立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于2010年5月被评为江西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江西宜春工业技工学校是2007年5月经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技工学校,于2011年6月被评为江西省重点技工学校。根据学校的不断发展,自2018年9月开始,设南北两校区,南校区校址在宜春市环城南路587号,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2.169万m2,,总固定资产8000余万元;北校区校址在宜春市经济开发区宜工大道25号,占地面积135.11亩,建筑面积3.57万m2,,总固定资产9000余万元。
现有在籍学生5353人,97个班(其中教育部门注册161人3个班,人社部门注册5192人,94个班),其中18级225人,5个班;19级1991人,38个班,20级3137人,54个班。比上年增加学生1954人。招生规模,2018年229人(另外委托宜春市技校教学与管理的600人);2019年2266人。2020年3137人。毕业生2020年983人。学生巩固率:18级92.5%,19级95%。
现有教职工228人,生师比24:1,其中专职教师215人,兼职教师12人,兼职教师比例占5.3%。在专任教师中,其中“双师型”教师49人,占22 %,本科以上学历 82人,占38 %,高级职称12人,占5.5%,中级职称68人,占28%。
教学设备总造价3000余万元。其中设有汽车维修实训室2个,数控实训室1个,普机实训室2个,机电模具实训室1个,电焊实训室1个,电工电子实训室6个,计算机机房15个,电脑910台,琴房大的2间,小的6间,舞蹈房2间,共有实训工位3400余个,生均0.63个工位;图书阅览室1个,有纸质图书共7.41万册,平均每生14册。
绝大部分学生能遵纪守法,懂文明,有礼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文化课合格率90%,专业技能合格率92%,体质测评合格率98.2%,毕业率98%;取得职业资格证的97%。
学生对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校园安全等方面,对学校满意度达98^%。
2020年上半年国家免学费,2920人,免学费金额292万元,申报国家助学金438人,助学金金额43.8万元;2020年下半年国家免学费5080人,免学费金额498万元,申报国家助学金730人,助学金73万元。全年国家免学费790万元,拨给助学金116.8万元。
2020年共有毕业生983人,其中护理专业52人,就业率96%;机电一体化54人,就业率98%;数控加工92人,就业率95%;计算机应用与维修162人,就业率92%;幼儿教育105人,就业率98%;铁路客运服务272人,就业率98%。专业对口就业率86%。初次就业起薪 3000元至4500元。
学生的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均很好。
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结合学生的爱好,将原来的以数控、机电模具、计算机等专业为主,调整为现在的以数控加工、幼儿教育、航空服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汽车维修、护理等专业为主;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主。
学校公共基础课主要有英语、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应用文写作、书法、体育、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等;专业设置主要有数控加工、汽车维修、铁路客运服务、航空服务、幼儿教育、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电子商务、护理、保安等。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把好了教职工的招聘关,对新招聘的教职工能严格按照要求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文化业务等方面的考查、考核。二是开展了教研活动,全年先后分别举行了10次公开教学和9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业务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是建立了激励机制,在本校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教职工,每年每月享受30元的校龄津贴;对2019至2020学年度分别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职工的,都给予了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整个教师队伍能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奋勇拼搏,共同前进。专业课以实训操作课为主,实训操作课占总课时的60%以上;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培养人才;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施,以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要;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有数控、普机、钳工、电工电子、电焊、计算机、汽修、琴房、舞蹈练功房等,总实训面积18000余平方米,校外有6个企业与学校签约作为我校的实训基地。
注重了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凡是上级举行的各类培训班,学校都按要求安排了有关教师参加,教师在培训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校本部也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时间组织开展了不同类型的教师培训,如教研活动、公开教学、评课、教学经验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互相听课等。
建立了各种组织机构:工会主要负责教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行政办公室主要负责学校的各种资料建档、上传下达,协调各处室工作等;教务处主要负责教学教研工作等;学工保卫处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及安全保卫工作等;总务处主要负责和管理学校财产的添置和维修、师生生活的改善、食堂食品卫生和伙食质量等;招生就业处主要负责学校的招生和学生就业等工作;团委主要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和师生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等;资助中心主要负责学生的资助工作等;财务室主要负责学校的财务收支等。各处室都根据工作需要制订了计划、制度。且能严格执行。
按要求开设了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等课程;以班为单位,每周进行了一次主题班会,每天早读时间学生轮流演讲,每周出一次黑板报;全校每学期召开了一至两次法制教育大会,每学期举行了一次总结表彰大会;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风彩等活动。学校团委、学生会、校卫队以及各班团支部、班委会等学生组织每天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检查督促;广播站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播颂师生中的好人好事;全校分别举行了校园文化艺术节、五·四文艺汇演、迎新文娱会演、体育运动会、技能竞赛、广播体操比赛、拔河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每周星期一举行了升国旗仪式,且安排了一位优秀学生在国旗下讲话……通过一系列扎实的德育工作,学生中呈现出一派积极向上的风气。
我校数控加工专业19级26班梁贵同学是一位班干部,该同学时时处处都能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上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共青团员。
思想上要求进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遵纪守法。
学习上勤奋刻苦,对知识强烈追求,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全面地掌握了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除了能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外,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通过其刻苦努力,在上学年荣获了国家奖学金。
工作上高度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自己能以身作则,模范带头,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任务。
生活上勤俭朴素,从不与人攀比。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良好的处事原则,为人正直,办事公道,与同学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曾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中被评为“先进个人”的称号,在各项文娱体育活动中多次获奖。
2016年11月份以前,学校与宜春市公共实训中心为一个党支部,11月份以后,成立了“中共袁州区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支部委员会”,直属宜春市袁州区教育局党委领导,支部设在我校,并由我校的教职工担任支委会成员。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开展了“三风”建设和“四比四争”等活动,党员在学校教育、教改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大多数党员都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或优秀教职工。目前有不少师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其中有5位教师和2位学生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1位教师被接受为中共预备党员。
与江西苏强格液压有限公司、江铜集团公司、图垄者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广东东泰公司、江特电气集团公司、温州人本集团、南昌齐邦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武汉新海洋海事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并进行了友好合作。通过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了实训场所、设施和就业岗位;同时学校又为企业输送了合格人才。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开设专业和课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学期结束时安排了部分学生到有关企业进行跟岗或顶岗实习一至两个月。通过实习,使教学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加强了对职业生涯的了解、增强了动手能力。
与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泰桉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做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学校主要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和课程。今年983位毕业生全部被安排在工厂、铁路客运服务公司、航空服务公司、保险公司等企业及幼儿园上班,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综合素质高、守纪律、听指挥,懂技术、能吃苦,深受欢迎。
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社区等单位帮助打扫卫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
校际帮扶。在校期间安排部分家庭困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食堂等地做杂事用以解决吃饭问题;利用寒暑假组织贫困学生由老师带队进行勤工俭学,以解决学杂费和生活费等问题。
能确保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转;对上级的扶助拔款能做到专款专用。
能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政策和要求,严格进行规范办学;建立和健全了各种计划、制度。
1、教学设施齐全,总造价3000余万元。每个教室都添置了多媒体教学设施,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学得懂,记得牢,提高了学习兴趣和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从而确保了教学质量。
2、学生校内实训课程占总课时的60%,学生实践时间长,动手机会多,能掌握真正的技术。
1、教师综合水平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少数教师未取得相应的学历、职称和职业资格等资质证书,“双师型”教师比例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进一步制定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进修,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现有校舍建筑面积较小,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准备在2021年投资2000万元用于添置和改缮教学设施。
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规范好招生秩序,整顿招生乱象。对中职和技校实行统一招生,择优录取。对录取学生应根据本人自愿、家长同意、品学兼优等条件进行。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大胆改革,努力开拓,不断创新,科学管理学校,全力为学生和家长服务,把学校建成文明、和谐、平安、秀丽的乐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批优秀合格人才。